塘栖古镇 - 探唐宋遗风 访明清盛世

2014/05/17游记#浙江#杭州#古镇#植物

超山,号称“中国观梅第一山”,位于浙江余杭塘栖镇,离杭州市区约30公里。

“栖”字有两种读音,分别是qī和xī。前者本义指鸟停在树上,泛指居住或停留,如栖息,两栖;后者通常用于书面语,形容不安定。“塘栖”之“栖”读什么,字典上没写,从杭州到塘栖的路标上两种拼法都有,看来官方也拿不定主意。大部分文化人认为,该字理应读qī,有沿塘而居之意。这个解释虽然靠谱,但在实际生活中,读xī则更为普遍,据说当地方言是qī、xī不分的。

Whatever,我们来到这里——塘栖古镇的超山,在一个梅花凋落、枇杷成熟的季节。

买了门票,步入景区,才发现偌大超山空无一人,只看见茫茫薄雾,只听得唧唧鸟鸣,毫不意外地没发现半片梅花的踪影。和朋友漫无目的地逛着,聊着,虽有失落,却并没在意。我相信,平淡之中或有惊喜。

超山之路,九曲回肠,引人入胜;超山之上,奇花异草,沁人心脾。虚无缥缈的晨雾迟迟不散,置身其中,宛如仙境。走了大约1个小时,似乎到达山顶,但见怪石嶙峋,紧走了几步,一座寺庙青藤缠绕若隐若现。此时的雾越来越浓,像云,像雨,又像风。两个人孤零零走入这样的庙里,心中竟有几分慌恐,会不会是黄眉怪搞出来的小雷音寺?

当然,哪里会有什么黄眉怪,都是自己吓自己。在庙内观摩一番后,我们沿着庙旁一条深藏的小路摸索下山。这条路和上山时不同,它蜿蜒在茂林中,四周除了树还是树,只能边走边聊。

超山之巅

超山之路

时至今日,想找到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容易,彭总算一位。我们都喜欢玩,喜欢的项目都差不多;都喜欢出游,而且不一定非要去大景点,哪怕在钱塘江边吹吹风都是极好的;都在一家公司从事类似工作,可以聊公司高层及美女的动向;都略微愤青,常常针砭时弊。重点是,我们都很孤独……此处省略百十来个字,再说下去有搞基的嫌疑了。

不知走了多久,抵达山脚,从后门进入“大明堂”——一座干净整洁、古香古色的建筑,再从正门出来。出门的台阶下,一不留神,看见传说中大名鼎鼎的“唐梅”。话说中国有五大古梅,分别是楚、晋、隋、唐、宋,超山独占其二。楚梅、晋梅在湖北,隋梅在浙江天台山,唐梅和宋梅就在眼前这小小院落。

只见这株毫不起眼的矮小植物,枝干苍劲,铮亮如铁,难以想象它居然历经千年的风霜、灾害、战乱,凋也不零,衰也不落,它究竟是如何活到了今天?思量间,来到院子右侧,“宋梅”映入眼帘,其枝干比唐梅略为粗大,却也感受不到任何来自宋代的气息。唐宋二梅,不显山不露水,不惧风雪不畏严寒,不与百花争春,不和群芳斗艳,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人间千年物换星移,想来真是低调而高冷。梅之低调,暗香不言苦;梅之高冷,铁骨不争春,做人又何尝不应如此?

世上的梅花多为五片花瓣,而超山却有六瓣的梅花,极为珍稀。作为中国的赏梅胜地,超山梅以“古广奇”闻名,其中“奇”就奇在这“六瓣梅”。只可惜逾了花期,看不到唐宋二梅昂首怒放的风采,看不到超山脚下万梅竞开的景象,恋恋中离开超山,来到塘栖古镇。

塘栖之古,始建于北宋,鼎盛于明清。和其他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型江南古镇不同的是,塘栖因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,成为杭州历朝历代的水路要津,称得上大气磅礴大家闺秀。镇内古迹遍布,横亘运河的广济桥,是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;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,是浙江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;历经沧桑的百年汇昌,是浙江及杭州政府命名的老字号……总之,塘栖古镇之大气,是江南少有的。

运河与广济桥

时值五月,作为中国四大枇杷主产地之一的塘栖正举办“枇杷节”,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卖枇杷的商贩。我们买了一大袋,蹲在八字桥头狂吃一通,扬长而去。

离杭州区区30公里之遥,竟有如此秀美的所在,颇感相见恨晚。他日若逢古梅开,定邀明月共重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