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本家倒奶的真相

2018/07/11科普#经济学#教育#制度

经济学是门神奇的学科,它常常揭示一些在情感上令人难以接受,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道理。

读过中学的人大概不会忘记,教科书上说“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”,那是多少人心中“万恶的资本主义”观念之肇始,以及“社会主义优越性”思想的启蒙。但很可惜,近年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奶也常常出现无处安放、只能倒掉的现象。这和意识形态无关,只因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,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“基础性作用”修改为“决定性作用”。

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叫“理性人假设”,是指人的决策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。尽管只是假设,尽管不是所有人对所有事的决策都“理性”,但这是、尤其在经济活动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。市场经济符合人性趋利原则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,是人类活动中自然而然会形成的体系,是调节资源配置、提高生产效率、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力量。

牛奶滞销或许有销售渠道不畅的原因,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不在销售,而是国产鲜奶成本太高、产能过剩、供大于求。事实上,牛奶滞销不是特例,在一些产区,如果有人蔬菜、水果卖得好,全村人都开始种菜种水果,加上政府的鼓励和补贴,越来越多的农民卖菜卖水果,终于到了某一年,产能严重超过需求,最后全都烂在地里了。其本质是市场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正在发挥决定性作用。

与粮食、钢铁、原油等产品不同,牛奶(指鲜奶)极易腐败,即便在冷藏条件下也最多保存一周,通常2-3天就会变质,因此保存牛奶需要很高的成本;其次,奶牛需要定期挤奶才能保证产奶量,挤出的奶同样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储存,如此形成恶性循环,对于奶农、奶牛和牛奶来说,每过一天都是煎熬。

有人会问了,为什么不降价销售呢,或者免费送给贫困山区?说得容易,可产品不是你想卖、想卖就能卖的。你要花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去找买家,这叫搜寻成本;要对价格、品质、合同等方面讨价还价,这叫议价成本;要清点、打包、装车想办法运出去,这叫运输成本;要追踪、验收、管控合同执行情况,这叫监督成本;要担心对方会不会反悔或欺诈,这叫违约成本……以上种种统称为“交易成本”。当价格低于交易成本时,就没必要卖;当议价高于市场时,就不会有人买。

至于免费送,更是雪上加霜、伤口撒盐、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意,送就不需要成本吗?除了议价、监督以外,其他成本一个都少不了。更麻烦的是,鲜奶未经杀菌,不宜直接饮用,万一喝出个好歹来算谁的?除非有第三方机构愿意承担所有费用和风险,否则牛奶只能被倒掉,这是唯一符合奶农利益的最优决策。

其实,根本用不着什么经济学原理,拿脚趾头都能想明白:一个正常人,既不是慈善家也不是阴险家,但凡有其他能带来一丁点好处的办法,谁愿意白白倒掉啊?顺便值得一提的是,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“倒奶现象”确实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,例如为了垄断市场,稳定价格,维持未来收入等等,这是真正的“资本家”(大企业)会干的事,另当别论。

面对无助的农民,有时我们会看到好心的网友呼吁大家购买滞销产品,无论是牛奶、蔬菜还是水果,以帮助农民渡过难关。奉劝各位,如果不是因为真正需要,而仅仅出于同情,最好不要买。

经济规律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滞销现象是市场发出的“供大于求”的信号,它在告诫那些市场中犯错的人,趁早认清形势,来年能干点别的就干点别的吧。任何非理性的支持、鼓励和补贴,都是逆潮流而动,都是在给农民以错误的市场信号,让他们误认为产品依然是紧缺的,尤其当通过网络力量瞬间抢购一空时,极有可能让农民以为产量还不够,来年继续、甚至扩大规模,那么来年,说不定是更大的灾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