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周 (前770年~前256年=514年)

2018/08/05历史#历史#周朝#传统文化

与春秋战国的历史大部分重叠

幽王死后,诸侯共立太子宜臼为王,是为 周平王。平王即位次年,为避犬戎骚扰,舍镐京,迁都雒邑,史称 “平王东迁”。东迁以后的周王朝称为“东周”。

平王东迁以后,分封的诸侯不计其数,王畿领地大为缩减,加上被指有弑父之嫌(联合申国反攻自己的爹),其威望大不如前,政权也逐渐失控,中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霸、群雄并起、百家争鸣、群星闪耀的春秋战国时代。东周的前半段称为春秋时代,因 孔子 修订《春秋》而得名;后半段至秦统一中国之前为战国时代,因西汉 刘向 编注的《战国策》得名。尽管东周灭亡的时间比战国结束的时间早,但大体上,东周的历史相当于春秋战国的历史。

这一时期,政治动荡,战乱频发,礼崩乐坏,各国相继图强而纷纷变法,促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、社会都产生重大变革。

这一时期,中国进入 铁器时代,铁器被广泛应用,大量新农具和工具被发明,农业、手工业蓬勃发展,人口不断增长,原先各诸侯国之间的无人地带不复存在。金属货币开始流行,促进了手工业、商业的发展,并且出现了一定的商品经济和商人阶层。与西周相比,青铜采矿、冶铸、工艺方面都取得了更大进步,成为时代特征。建筑方面,鲁班发明了大量工具和建筑结构,奠定了中国古建筑技术的基础。天文学上,春秋时期确定了二十八宿。

这一时期,大量贵族因亡国沦为平民,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被冲破,教育逐渐向平民普及,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同时呈现思想井喷态势,涌现出 老子、孔子、孟子、庄子、荀子、墨子、孙子、韩非、管仲、扁鹊、屈原、邹衍 等大量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,以及 道家、儒家、法家、墨家、医家、兵家、名家、杂家、阴阳家、纵横家、小说家 等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,并留下诸如 “四书五经”、《道德经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孙子兵法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 等各种伟大著作,以及无数名将争锋、名士纵横捭阖的典故,为后世传诵。

这一时期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、甚至是最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,不仅奠定了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基础,也几乎构建了延续后世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