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简史 (远古时代序)

2018/08/01历史#历史#战争#神话#制度#文明

文字样式及其含义:人名地名术语典故重要事件

中国历史很长。如果从人类脱离原始生活的 旧石器时代 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80万年,从标志着文明萌芽的 新石器时代 磁山文化算起约有1万年,从盘古女娲等 神话时代 算起约有5000年,从三皇五帝的 传说时代 算起约有4700年,从西周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,从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约有3700年,从第一次成体系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约有3300年。

心平气和地讲,太久远的历史我们也拿不出什么证据,上下五千年或许也只是传说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合理推测那段存疑的远古,以续补后来确凿的文明。即便如此,我们依然无法完整地回溯数千年沧海桑田,而仅能借助有限的遗迹来呈现历史之脉络。

百万年前,刚刚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还居住在山洞,通过敲打石头制成简陋的工具,进行采集和狩猎艰难度日;一万年前,聪明的智人不仅学会了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,而且学会了播种植物种子和驯服野生动物,从此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。

随着耕种和畜牧技术的不断提高,山洞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,人类开始移居平原。几千年前,人类的一支氏族部落联盟来到中国黄河中下游一带,并定居以农耕为生。这支联盟由多个不同的氏族部落组成,其中有以 黄帝 为首的姬姓轩辕氏部落,以 炎帝 为首的姜姓神农氏部落,和炎帝后裔 蚩尤 发展出来的九黎氏部落。

在母系社会,人们“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”,所以子女都随母姓,“姓”字的本意,就是女人生的孩子,上古八大姓“妊、姜、姬、嬴、妘、姚、妫、姒”都为女字部。到了父系社会,子女改随父姓,随着子孙繁衍增多,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,各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,还会给自己取一个独特的代号,称为“氏”。“姓”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,“氏”则是由“姓”衍生出来的分支。

通常男子称“氏”,氏名多取自发祥地、封邑地、官职名等,用于区分贵贱,贵族有氏、平民有名无氏。女子称“姓”,一般放在名后,用于区别婚姻,即同姓不能通婚。春秋战国时期,姓氏制度发生根本变革,姓、氏差异逐渐模糊;秦汉以后,姓氏合一。

由于耕作需要和人口增长,黄河一带的氏族部落之间常常为争夺土地发生冲突。黄帝、炎帝和蚩尤作为最强大的三支部落,其冲突尤为激烈。约前2500年,炎黄之间爆发 阪泉之战,炎帝战败归服于黄帝; 涿鹿之战 中,炎黄联合击败蚩尤,确立了炎黄二帝在部落联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,炎黄二人因此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。

此后,部落首领之位相继传于黄帝的儿子 少昊、孙子 颛顼、曾孙 帝喾。帝喾又传位给长子 帝挚,命次子 辅佐。帝挚自觉不如尧之圣明,在继位九年后,将权力禅让于尧,而尧也于在位之时,将权力禅让给了 。舜自知弟弟和儿子均不成器,又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 。尧、舜、禹也称唐尧、虞舜、夏禹,源于他们所在的部落分别叫陶唐氏、有虞氏和夏后氏。

炎黄二帝及其子孙带领远古先民们,在黄河流域共同肇造了中华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