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,你晕了吗

2007/09/02杂谈#流行文化#网络现象#语言

语言是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总结创造出来的,语言的深刻之处在于,它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,成为有意义的语素,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,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。然而无论古今中外,语言都是变化发展的,古人有古人的表达方式,今人有今人的交流方法。

曾几何时,“靠”这个字在语言文学中都是“依靠、可靠、接近”的意思,充其量还指代传统戏剧中武将所穿的铠甲之意,但是在今天,“靠”的含义已经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,“靠”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也日益扩大,几乎无所不能。

今天的“靠”,更多用于语气词而非动词,它的意境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通常,人们用它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绪——惊讶、赞叹、羡慕、不满或郁闷等等。例如:“靠!真是快啊!”、“靠!你管得着吗?”、“靠!这女孩真漂亮!”、“靠!又输了”,即便在“靠”字前加上主语,例如“我靠”,它更多还是表达一种语气,而非动作。

据说“靠”的前身是“操”,但我想大多数人“靠”的时候,应该不会想到“操”吧。为什么不是别的字,偏偏是“靠”呢?先“靠”几声,你会发现,它非常干净利落嘎嘣脆。与“操”相比,虽然爆破力不及“操”,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发音上都更加文雅,是一种语言上的进步。

“晕”是另一个难以理解的词,同义词是“倒”、“晕倒”。如今全国上下尤其年轻一代可谓无人不晕无人不倒,尽管其使用频率没有人专门统计,大概也不会败在“靠”之下。“晕”字与其本义并没有变化,无非是“晕倒”、“晕厥”,它的流行,似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,因为能让人晕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。累了,晕;饿了,晕;血压高,晕;血压低,晕;忙得团团转,晕;等得不耐烦,晕!“晕”可以衍生出无数真实的生活场景,任何事情一旦过度,统统晕。

有趣的是,原本年纪大了容易晕,现在“晕”的多的却都是年轻人。年轻人创造了这些“快餐”式的语言文化,并陶醉在自己的创造当中,享受着它们带来的超简洁和强有力的快感,没觉得有丝毫不妥。

这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,城市节奏越来越快,人们的脚步也越来越匆忙,交流越来越简洁,语言越来越怪异。这本来无可厚非,然而当简洁到沟通出现障碍、怪异到语文开始堕落时,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开始面临巨大挑战。

诸如“计委”、“纪委”、“计生委”、“发改委”等官方通用简称早已耳熟能详,但还有更多的简称你很难界定究竟哪些来自官方哪些来自民间?我们用还是不用呢?人们称呼头衔早就叫“胡导”、“钱科”、“范局”、“秦副”了,连多一个字都不想说。如果这些都还能理解的话,那你听说过什么叫“国交”(国家交响乐团)、“国动委”(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)、“交战办”(交通战备办公室)吗?你知道什么是“上吊”(上海吊车厂)、“计院”(计量学院)、“社精办”(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)、“专干妇女室”(可能杜撰的)吗?你了解什么是“偶”、“索”、“表”、“粉”吗?你猜得出什么是PS、PF、FT、SF、NS、RY、RP、YY吗……

我不明白现代人究竟是怎么了,非但新生的网络这样,连严肃的公文也越来越不正经——是人类的惰性,还是节约型社会的需要,抑或增添生活的情趣?新生语言的确存在它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意义,但它的广泛流行和无节制再生,无疑将带来汉语言文字的巨大混乱和流失,是对中华文明的无情践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