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社会到底有多黑暗

2010/02/26杂谈#社会#教育#文学#书籍

一个月多前,妍子的老师建议他们阅读课外书以开阔视野,推荐了几本名著,其中有《穆斯林的葬礼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等等,我说选《穆斯林的葬礼》吧,我看过好几遍。这次过年回家,她说把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看完了。

很高兴她能有这样的兴致,要知道,我初中之前唯一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叫《碧血剑》,其他更有深度的著作闻所未闻。我急于知道她的读后感,忙问:“怎么样?”她说:“好看。”又问她最喜欢谁,她说韩新月。我再问这本书主要表现了什么,她说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。

我差点没晕倒,于是追问她:“当时社会怎么黑暗了,是不是你看过的所有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的黑暗。”她说不出所以然,只是坚定地说:“就是黑暗。”

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学时代,老师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使用的套路:“本文叙述了……,反映了……,揭露了……”,其中“反映”的通常是“当时社会的黑暗”,“揭露”的往往是“某某的丑恶本质”,没想到时隔十几年,套路依旧,孩子们还是动不动就“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”,如果妍子看的是《碧血剑》,估计也反映了黑暗。

平心而论,这不能怪老师,老师的高度概括是有参考标准的,要怪就怪作者,干嘛没事就反映社会的黑暗?又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反映社会黑暗的文章被选在教科书上?我就纳了闷,当时的社会有这么黑暗吗?而且,反映社会黑暗的作品无一不是诞生在新中国之前,这就等于潜移默化地告诉下一代,除了新中国,其他社会都是黑暗的,不信你们看,那么多人都反映过了。更可气的是,反映社会黑暗的作品通常都被认为是有深度的,于是不想反映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映开了,大有“有黑暗要反映,没有黑暗制造黑暗也要反映”之势。

不过,想以这种方式做一名有深度的作家,现在可行不通了。如果说以前讲求以小见大,芝麻小事都可以反映社会黑暗,那现在就是以大见小,天大的事也只是个别人、小范围的特例;如果说以前事无巨细都针对社会、针对阶级,不针对个人,现在是事无大小都只针对个人,不针对社会、不针对阶级;以前是社会大环境造成了个人的贫穷、阴暗、龌龊,现在是一小撮人别有用心想破坏社会安定团结。

和“黑暗”一样,如今也有一种现象被普遍反映——“和谐”,无论文学还是影视,网络还是报纸,都无不疯狂地制造着“和谐”,如今人们对和谐的反映,与过去对黑暗的反映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例如我这篇文章,就是通过对比新旧中国人们概括文学作品的方式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