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啥球也别看网球

2006/09/19杂谈#体育运动#球迷#新闻

《信报》上一篇名为“做好功课,欣赏精彩中网”的报道,让我顿觉原来网球也是一种高雅运动。文章大意是说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“网球一族”的行列,但很多人不了解应该怎样看网球,在首届中网比赛中,出现过国外球员不满观众秩序向裁判提出抗议的情况,记者本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文明观众、让人们欣赏到真正精彩赛事的美好意愿,教育人们如何观看网球,并提出所谓专业观众所需具备的优良品质。

例如,比赛时不能随意鼓掌,应该在每一球结束后给予适当的掌声,时间不允许过长;例如,比赛时不许来回走动,如果观众在比赛进行时还没有进场,那么要等到单数局或一盘结束后,在引导员的帮助下尽快入座,如果仍未找到自己的位置,应该就地坐下,在下一次球员换边时再找,去洗手间或买饮料应该在选手进行90秒休息时走动,如果下一局比赛已经开始并且还没有回来,那么应该在一个球成为死球后再回到座位;例如,捡到球要归还场地,归还时不允许直接将球扔进场内,应该在每一分结束后方可扔入场内;例如,奥运会网球比赛或其他国际性网球赛事,裁判员均使用英语执法,应该了解裁判的口令——是请观众坐好,还是提醒观众不要用闪光灯。

不愧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之一,别说打球,连看球都这么讲究,真是相当的艺术!如此艺术的网球礼仪是如何产生的呢?外国人为什么适应这样的礼仪?中国人为什么也一定要去适应?仅仅因为网球发源于国外,又鼎盛于国外?

我们先来说说网球的历史。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,12到13世纪,法国的传教士常常在教堂回廊里,用手掌击打一种小球,以调剂刻板的教堂生活,之后渐渐地传入法国宫廷,并很快成为当时贵族的娱乐游戏。14世纪中叶,法国王储将这种游戏使用的球赠送英皇亨利五世,于是网球传入英国。15世纪,网球由用手掌击球改为拍板打球,场地中央的绳子也改为了网子。16、17世纪,网球活动兴盛,逐渐成为一种比赛。在此之前,由于网球只在英法宫廷中流行,所以又称为“宫廷网球”或“皇家网球”。1873年,英国的温菲尔德(Walter Clopton Wingfield)少校改良了早期网球的打法,并将场地移向草坪,同年出版了《草地网球》一书,提出了一套接近于现代网球的打法。1874年,又规定了球网的大小和高低,在英国创办了简易的草地网球比赛。1875年,英国板球俱乐部修订了网球比赛规则后,于1877年7月举办了第一届温布尔登草地网球锦标赛。

即便曾经号称“宫廷网球”或“皇家网球”,即便皇室的素质不是我们可比的,但无论如何我也不相信——网球会有如此烦琐的礼仪、并且非得有如此烦琐的礼仪不可。作为一项运动、或者说一种娱乐,在比赛规则上的讲究无可厚非,但因此而约束观众的自由,恐怕就失去了运动的意义,有违体育的精神。精彩时不让欢呼,兴奋时不让鼓掌,郁闷时还不让走动,愤怒时又不让发泄,当你非常忘情的时候,还要保持一丝警觉,我该不该鼓掌了、我能不能欢呼啊……这特么也叫运动?难道真是皇室成员在比赛,惊动不得啊?也许当初的“宫廷网球”的确没有太多的人敢在一旁观战,看的人量他也不敢高声喧哗四处窜动,久而久之,才形成如今的网球礼仪,却依然让现代观众来感受来自皇家的种种束缚。那么,非……不可的理由又在哪儿呢?

报道说,为了更好的营造赛场秩序,中网主办方还曾在球票上加印了网球比赛的礼仪提示,让观众能更加专业地观看比赛。好一个“更加专业地观看比赛”!简直荒谬之极!是不是国外选手抗议了几声,中国人就坐不住了?就觉得自己老土了?就怕他们不来中国比赛了?球类比赛有的是,为什么偏偏网球比赛、偏偏国外选手对观众有意见,他们的技艺会因掌声而埋没吗?中国选手的淡定,是我们不懂网球文化的深厚底蕴,还是我们压根就不在乎观众的反应照样发挥?网球究竟是一种如何吊诡的运动,让观众和球员都变得如此怪异?

然而无论评说者如何天花乱坠,网球终究逃脱不了游戏的本质,避免不了被围观的结局,你可以要求观众不砸啤酒瓶,不扔西红柿,但你不能要求得太多,宫廷时代已一去不返,“宫廷网球”也该土崩瓦解了。但我还是相信,网球曲高,却未必和寡,依然会有很多中国人趋之若骛附庸高雅,以显示他们绅士般风度和皇家的气质。

第二天报纸又说,中国观众已经相当专业了。我想,也许是相当憋屈了。